最近瞄了一瞄一本由美國心理學教授Raj Raghunathan寫的新書《If You Are So Smart, Why Aren’t You Happy?(你咁叻,點解都唔開心?)》,邊瞄邊在網上讀了他一兩堂慕課(MOOC)。
像上佛經101
為甚麼我說瞄一瞄和上一兩堂呢?只因為這些教人乜乜的書多年來雖然汗牛充棟,書名本本非常吸引,像直搗人生大欲,況且作者謂他的網上慕課最多人報讀,所以非要看看不可,但看了目錄後方知又是老生常談,中國人更覺得像上佛經101課。知咗不一定做得到,嘥氣!但我依然覺得需要介紹給讀友,因為這書每一章節如套入高爾夫中,極富異曲同工之妙!即是「你咁叻,點解打極都咁差?」
全書分7宗罪及七種優良習慣鋪陳追求快樂之道。
罪1是Devaluing Happiness,低貶快樂。
打好高爾夫,首先不能低貶這運動。初哥一定體驗過,像我始初執起球桿,正是以為我咁叻,學3,4,5堂乜都搞掂啦!原來滅罪1必須養成習慣Prioritizing, not pursuing Golf。不單追求高爾夫,而是把它放在第一位。
罪2是Chasing Superiority,追求優越。
這優越性延伸出來有些覇道的含意。大哥!你估個個都做到Tiger Woods、Speith、Rory......咩?滅罪2原來更易,Pursuing Flow,一個字,隨緣算了!
罪3是Desperate for Love,極渴望得到愛——極想打到單差點!然而,只須有一點人生經歷的人都知,愈渴望得到的東西我們大多愈得不到。佛經八苦諦中之三苦「怨憎會,愛分離,求不得」是也!書中教我們滅罪3應養成Need to Love(and Give)習慣,需要愛與施即可。嘻!怪不得在練習場上,往往遇到一些自己打得唔好仲得閒仲意教人打的「師傅」,施予嘛!
罪4是Being Overly Controlling,過度操控。大家都知高爾夫不是你一個人可以話哂事的大業!我們試過要咁又要咁,換桿再換桿,換波再換波,諗到乜可以control到乜,乜都要試,非常有科學家尋幽探秘精神。這正是高爾夫球商把正消費者的心理脈博,以推廣商品不二法門,令你以為你一個人乜都可以控制到,花多小小錢啫,何樂而不為?而不知Gaining Internal Control,發自內心之力才是王道!
罪5是Distrusting Others,對別人毫不信任。無他,沒自信的人大多不相信別人。教練教你乜,你心中第一句反應是「係未㗎?」或「當我傻?」,試問這些人怎能學到新嘢?當然,解除這魔咒不是叫你乜都信哂人,而是Smart Trust!一個健康社會形成,信人是最基本的核心,醒少少就夠啦!正如俚語Fool me once, shame on you; Fool me twice, shame on me的道理一樣。
罪6是Passionate/Indifference Pursuit of Passion,激烈追求激情,或對激情無動於中。這罪我覺得有點牽強,講咗等於冇講,即是孔子《論語·庸也》中庸之道啦!對這印度作家這裡我總得有點識少少扮代表感覺。至於他再說Dispassionate Pursuit of Passion才是好習慣,更是玩文字而已。平心靜氣對應激情,鬼唔知。但在高爾夫球世界中,我們就是追求激情!激情可能令我們輸波,過程快樂不是夠了嗎?
最後的罪7是Mind Addiction,上心癮!上心癮不快樂?唔係想快樂至上打高爾夫球癮咩?作者用Mindfulness作為上癮的解藥。Mindfulness,正念,原來他信禪的四念法。
今篇文字,我從快樂扯到高爾夫,再扯到正念心理學,愈扯愈high,茫然自我踏上Mind Addiction。我讀完消滅髙球7宗罪,親愛的讀者,你亦跟我顛,一直讀到這裡,我可以肯定,我們會繼續打高爾夫球,因為高爾夫本身已是原罪!(完)
#####
本文原於《Golf Digest/高球文摘》香港版刊出
[ #高球風雲 ]